Menu

一家之言:海港申花输球尴尬,亚冠改制或成鸡肋。

    



作为中超联赛的冠、亚军,上海双雄海港和申花近期在亚冠客场遭遇大败,遗憾出局。这一结果引起了众多球迷的批评,仿佛“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效应再次上演。

从上海媒体的角度和立场来看,海港与申花能在新的赛制预赛阶段从瑞士轮中晋级16强,已然是完成了任务。面对现今中超球队的战力和财力,抱有“冠军野心”的确不太现实。竞技层面的确要力争先机,但足球不止是单纯的竞技。

中超联赛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中超俱乐部的实力如何?多年的沉淀,球迷心中自然有数。那些扯着“亚冠是为国争光”的口号进行道德绑架的人,其实纯属无理取闹。

在法理上,除了国家队的赛事,俱乐部层面的洲际竞技并不算是“为国争光”。技术上的进步与退步,主体都是中超。而“中超”作为一个商业单元,与意甲、德甲、西甲等无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亚冠已经没有了外援限制。有钱就能组建全外援首发,但这样的产出与中国新质生产力企业汇聚全球贤才的产出截然不同。这种虚荣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中超俱乐部未能进入亚冠精英联赛八强。那么从商业角度来看,亚冠就是个消耗巨大的绞肉机,比鸡肋更让人纠结。

为何要参加亚冠?中国联赛并非以“亚冠预选赛”的形式出现,所以球迷不应说“不想踢别去”。亚足联为了其商业赛事——亚冠,抓取各会员联赛的领先者参与。对于这样的赛事,中超球队可谓是冷暖自知。

近年来沙特足球的大手笔投入,使得利雅得胜利队、利雅得新月队等同城球队进入八强。而经济层面,申花和海港参加亚冠所能获得的收益,相对于其工资支出只占很小一部分。与欧洲豪门俱乐部相比,如意大利的国际米兰,其进入欧冠八强可获得的奖金占其工资支出的半数以上,这才是他们愿意三线作战的动力所在。

多线作战风险大,涉及到球队阵容厚度、轮换制、伤病情况等问题。此外,东亚的复杂旅程也是不可忽视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储备层面,中国有能力、有水平的球员已经不多,加上年龄、伤病等因素,很难支撑常态化的一周三赛。现实情况是,日韩的替补球员就能与我们的一线队伍抗衡。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个有联赛冠军竞争力的球队而言,联赛和亚冠哪个更重要?是否应该采取策略性比赛?这对于管理层和真球迷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其实有同理心的球迷大多会支持俱乐部的战略决策。作为商业体,球队只需为自己的投资者和球迷负责即可,无需理会那些执着于“在亚冠为国争光”的人。

尤其是那些动不动就提及“恒大”的伪球迷。那家俱乐部如今已从中国足球版图中消失,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中超最直接的现状就是每赛季前的“资质认证”——欠薪大览。大概至少一半的中超俱乐部只是谋求生存而已,“联赛保级及杯赛单轮游”便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同理心的球迷应当明白——内行的优秀难道不是优秀吗?现在的中超有能力去“外战”吗?因此,亚冠名额的减少,其实是一种解脱。而且现在的亚冠可能只是个“鸡屁股”,对中超球队而言并无太大的吸引力。

特约作者简介:耳东每,前沪上足球记者,资深媒体人。长期关注并报道中国足球、特别是上海足球以及中国国家队的相关动态。曾为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深入解析足球产业的市场营销及公关策略。原标题:一家之言:海港、申花洲际赛场失利背后——全新改制的亚冠真的只是“鸡屁股”吗?


【资讯关键词】:  亚冠  中超  申花  欧冠  鸡屁股  洲际赛场


捷丙 罗西斯VS赫鲁钦

2025-04-25 23:30

加纳超 乐高城VS狮心

2025-04-25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