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回合的比赛结束后,孔帕尼满怀信心。他坚信自己的球队有能力在次回合的客场比赛中逆袭。这并非无的放矢,拜仁队员实力强大,尽管部分位置受到伤病困扰,但仍拥有一批主力球员坐镇。
相对而言,国际米兰的形势则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他们依赖老将支撑局面,虽然迪马尔科的回归为球队带来了一丝喜色,但整体实力与拜仁相比仍有差距。然而,就是这样一场看似悬殊的比赛,却让国际米兰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
次回合比赛开始,双方均未做出太多战术上的调整。拜仁慕尼黑依然坚持惯常的4231体系。最大的变化是穆勒进入首发,与凯恩组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将组合。这虽然可能导致前场的跑动量有所下降,但在总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拜仁不得不加大逼抢力度,比赛开局便进入高强度对抗。
比赛第9分钟,国际米兰展现出他们独特的反制手段。小图拉姆在戴尔身前抢下落点,迅速发动进攻。他们的传切出球和层层推进的打法简洁高效,让拜仁的防守颇感压力。
劳塔罗·马丁内斯在第15分钟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拜仁感受到了来自中路的威胁。他的传球联系点位精准,若非右翼卫达米安的防守有所欠缺,拜仁的防守压力将更加巨大。
随着比赛的进行,拜仁慕尼黑逐渐显现出体能和高强度的不足。作为教练,孔帕尼必须面对球队老龄化的问题,尤其是凯恩和穆勒的状态成为了拜仁能否翻盘的关键。而国际米兰开始逐渐掌握比赛的节奏,通过精准的传球和快速的反击威胁着拜仁的球门。
上半场结束时,尽管拜仁未能进球,但国际米兰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他们只需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保持住这种优势,就有很大的机会晋级半决赛。
下半场回来,国际米兰继续在比赛中发挥优势。他们利用双前锋之间的配合打穿了拜仁的中路,使得拜仁无法彻底压上进攻。尽管拜仁在某一时段曾扳平总比分,但国际米兰并未因此而慌乱。他们继续通过精准的传球和快速的反击威胁着拜仁的球门。
第80分钟,当劳塔罗被换下时,那是一种对拜仁慕尼黑和孔帕尼的羞辱。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拜仁和孔帕尼已经到了极限。他们无法再继续支撑那种高强度的对抗和逼抢。而国际米兰的战术体系和球员实力在这场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
最终,国际米兰成功晋级半决赛。而拜仁慕尼黑只能接受这个最终的结果。这个结果在主场输球之际就已经难以改变了。孔帕尼的战术在联赛中或许能够虐菜,但在欧冠淘汰赛这样的高强度比赛中却难以发挥效果。这也再次证明了,在选择战术和人员时需要更加谨慎和明智的决策。而国际米兰的小因扎吉则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了更加清晰和高效的战术体系以及更加出色的球员实力。